优良的学习成效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可分割,学习生活中的的点滴习惯都是我们学习的“催化剂”或“抑制剂”。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9月12日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校举办了“文明习惯养成月”活动启动仪式。
严抓细节,严于律己——自管会来倡议
高一(1)班的时琛同学首先代表自管会分享了一周以来各项常规检查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经过自主申报,班主任推荐,学发处审核,我校精心挑选了一批乐于管理,具有先锋表率作用的同学,成立了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第一届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自管会主要用来帮助学校管理学生常规,起好监督作用,构建好师生间桥梁,在校园管理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时琛同学也代表自管会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继续积极配合学校,加强监督职能,细化管理事项,落实管理制度,真正让全体同学向“自管”迈进。
互帮互助,互促互进 —— “班级代表”来承诺
高一(2)班吴雨轩同学作为班级代表呼吁全体同学“从我做起,树立口碑”、“能力有限,努力无限,潜力无限”。她深情地感慨,全国14多亿人口,有机会在一起学习是彼此的缘分,应该好好珍惜这缘分,把我们的学校班级建成温馨的大家庭。她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尊敬师长,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服从校园管理;集队活动,重视礼仪;课堂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下课文明休息等等,就是这样的点滴习惯,才有可能创造巨大的成功。
身正为范,君子慎独 ——“值班老师”来督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将修养个人的良好品行作为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前提,“文明习惯”则是一种顽强且巨大的正向力量,值班老师代表孙超帅老师强调“文明习惯”的养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能否获得学业上的成功与人生中的长足发展。
孙老师还提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要表里一致、严格要求自己。自律是最高级的自由。《中庸》中提到:达到“慎独”的状态是“文明习惯”养成的最终目的。孙老师指出,只有能够做到“慎独”的学生才会优先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创新管理有奇招,班级荣誉要抓牢 ——“班主任来引领”
班主任代表王伯美老师借四川某班级除了班长、中队长等“传统岗位”,还设置一些特别的班干部,包括“饮水机长”“走廊廊长”“灯长”等为引子,倡导班主任开动脑筋,创新管理,责任到人,调动学生的管理积极性,增强学生遵守纪律的信念。
班主任代表王伯美老师强调班主任要引领学生进一步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王老师也对全体同学寄予了厚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座的每一位都将成为班级文明习惯养成方面的标兵和典范。
一日常规,做实做细——“学发处”来解读
学生发展处刁莲佳老师为大家解读了一日常规的基本要求,从小事做起,从每天做起,行为习惯的规范化,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必经之路。刁老师细致地从穿戴、进出校园、文明用餐、环境卫生、自习纪律等全面地向全体附属高中学子提出了具体要求,给出了参照的行为习惯标准。
敬畏规则,培养习惯,争做标兵!——扣好进入高中阶段的第一粒扣子
“校长室”来督促
卜方副校长真诚恳切地向全体同学再次强调开学第一课中提及的“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和全体老师严格检查,严肃处理,杜绝不符合高中生形象的行为出现。卜方副校长还鼓励孩子们与班主任坦诚交流,争取把班集体建设成文明守纪、和谐团结的积极向上的大家庭。
2022级全体师生都是教科院附属高中的代言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向他人彰显着教科院附属高中的形象。“文明习惯养成月”的启动仪式不只是一个活动开始,更是行为习惯养成征途的开始,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将在孩子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长期进行,点滴成长。
文字:吴子馨
图片:江铖昱
审核:刁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