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兔年好!寒假余额已不足。开学在即,同学们心中可能有期待和兴奋,可能也有焦虑和担忧。别担心,请查收这份开学心理调适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奋发“兔”强,从“心”起航!
学生篇
一、及时收心,学会“断舍”
开学在即,我们要学会巧“断舍”,降低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办法:
1.“隔离法”:如将手机调成静音,放在远离学习的地方,减少干扰。
2.“等待十分钟法则”:神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大脑经过10分钟的等待之后,就不会再表现出对即刻想要的东西有强烈的偏好。因此,当我们想玩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不妨借助大脑“延迟满足”的力量,告诉自己先专注于目前的任务,十分钟之后再玩。也许,十分钟之后你已经沉浸在学习之中了。
3.“小步子改进法”:给自己一个星期的时间,以小步子来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每天少玩20分钟,一个星期坚持下来,就是140分钟,可以大大减少我们对手机的依赖。必要时,可以寻求家人的帮助。
二、接纳情绪,自我调节
1.学会收集快乐,提升积极情绪。自己可以做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清单。
例如:
解出了一道有挑战的数学题;
听到了一首缓解心情的音乐;
背过了几个英语单词……
2.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当大家感觉到紧张、烦躁时,可以花一分钟时间回想一个自己曾经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学习或生活均可),越详细越好,坚定信念,暗示自己:“我一定行”、“我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心理暗示是不断强化的结果,在生活中经常给自己打打气、鼓鼓劲,让积极暗示带给你更多意想不到的力量。
3.巧用SWTC缓解焦虑
当我们遇到负面情绪时,不妨试试“SWTC”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STOP“停”——停止负面思考,深呼吸;
WRITE“写”——把情绪和困扰写出来;
THINK“思”——积极思考,回忆成功经历,寻找学校的快乐事件;
CHANGE“换”——动起来,通过运动、听歌、看书、吃美食等,转换情绪。
三、树立目标,制定计划
列好返校清单,比如作业清单、活动清单、学习用品清单等,可以与家长共同拟订新学期学习计划,如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
家长篇
一、营造环境,复盘收心
开学前,要按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家长不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引导孩子按时午睡,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适应开学后的“时差”变化。
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通过对假期生活的“复盘”,分享收获和遗憾,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对作业进行查缺补漏,高质量完成作业。
二、亲子沟通,暖心交流
1.平和心态,学会自我减压
家长的唠叨大多来源于家长本身的焦虑,家长的焦虑又会通过言语、行动、情绪传达给孩子。做一个情绪轻松的父母,保持平常心,用自己的积极乐观去冲淡孩子内心的紧张不安。这也会使孩子降低“防御”心理,更愿意主动和父母分享交流。
2.耐心倾听,抛弃想当然的思维
少说话,不急于劝说孩子,也不急于发表意见,先倾听和理解孩子的想法。在孩子分享时,积极鼓励孩子倾诉,用心倾听,不批评、不打岔,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了解孩子的成长感受。
3.温柔沟通,让孩子敞开心扉
在与孩子沟通时,严厉训斥、命令式的口吻,只会让孩子更加排斥,更加包裹着自己的内心,反之温柔的言语,可以让孩子卸下防备,愿意接受,愿意和你聊聊自己的内心故事。
三、创造仪式,激发期待
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可以结合新学期计划,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也可查阅和购买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结语
新学期,“心”赋能。即将开学,我们将重返校园,看到你所熟悉的一草一木,许久未见的可爱伙伴,所敬爱的老师们……相信这些美好和熟悉的风景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积极情绪和成长能量。让我们整装待发,微笑着走向未来吧!
撰稿|李林林
审核|刁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