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双减”政策实施,进一步发挥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丰富地理作业形式、推动教学评价多元化发展。2月7日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高一地理组开展了地理实践性作业成果展示活动,活动包括地貌模型展示与思维导图展示。
本次地貌模型制作活动是一次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的有效实践,“地貌及其观察”是自然地理学基础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要求,而地貌模型具有直观性与立体性的特点,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地表形态,因此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该部分知识,教科院附属高中高一地理组以常州市中小学优秀作业案例设计评选活动为契机,通过集体备课设计出了分层式的地理实践性作业,将地貌模型制作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以期实现“课中辅助学习、课后复习巩固”的目标。学生在全面学习地貌与等高线等基础知识与原理后,参考教师提供的模型示例、制作说明及要求,利用寒假时间通过小组合作或自己动手完成了模型的制作。
地貌模型的制作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制作出了大量的优秀地貌模型作品,更有学生创造性地选用了特殊的材质、制作了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欣赏、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最具科学奖
最具创意奖
最具美感奖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经过思考和实践的反复磨合,最终都得以解决,在“实践—思考—再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收获得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的养成与素养的提升。
实践性活动的开展,本质上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深入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原理,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教科院附属高中将继续挖掘与研究新课程标准,在实践活动中加强渗透核心素养,探索更为完善、有效的实践性活动及课程体系,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萌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