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时代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此,9月26日下午,教科院附属高中政治学科组结合我校自身发展特色,依托北郊中学的资源平台,开展了三节教研公开课。在课程发展处袁晶副主任、教师发展处汤青副主任以及学生发展处刁莲佳老师的带领下,我校新教师参加了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政治学科组联合教研活动。
上午第一节课,曹传圣老师在北郊高中高一(18)班讲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曹老师以国人餐桌饮食之变为主线串联课堂,让学生以熟悉的生活情景感悟新时代的变化,充分理解在党的带领下我国发展到了新的历史方位。曹老师的讲解循循善诱,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美体现了政治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感。
随后,周娟老师和章志豪老师分别在北郊高中高一(7)班、教科院附属高中高一(1)班讲授同样的课题,开展“同题异构”教学活动。
周老师以常州的发展为引,引导学生从常州看中国,讲述新时代我国的发展与变化。课堂最后,周老师倡议全体学生,要志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力奋斗,致力于实现高中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深刻意义。章志豪老师则以“三问”开篇,用学生身边的变化引出新时代我国的变化。章老师知识点讲解扎实,板书设计清晰,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讲新知,连旧知,将政治知识的体系展现在学生眼前,始终坚持将教与学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教科院附属高中政治学科组十分重视教师基本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养,持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完善政治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学习,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此次跨校合作,教科院附属高中政治组受益匪浅,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构建高效课堂,备课是先导和关键。备好一堂课,先不要忙着怎么设计教学环节,而是要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反思日常教学,先读教材,查资料、看教学用书,参考好的教学设计去完成教学任务。
其次,深入了解学情。学生是否学得愉快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创设吸引学生的学习情境,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学生能否在课堂上体验成功。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对即将讲解内容的兴趣点、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这样才能在举例时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最后,着力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很多教师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形式的创新以及学生素质的提高,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过于注重形式的丰富而忽视知识的学习,课堂上热热闹闹,形式多样,但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掌握的东西寥寥无几。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科院附属高中政治组经常会有困惑:怎样才能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呢?本次教研活动给出了一些解答: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学的重点进行强化。例如:教师反复强调重点,学生多遍阅读或背诵,多次要点默写等。生动丰富的课堂配合有效的知识落实,是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政治组成长学习的道路很长,常学常新,才能有所得、有所长。
撰稿、摄影| 政治学科组
审核|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