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校本“臻美”课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月9日下午,我校创新运用线上平台开展云教云研活动,并邀请专家通过云教云研智慧平台听课、评课,进行指导。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李能国全程线上参加了此次活动,高度肯定了学校在以技术支撑教研,以教研引领教学方面所取得的突破。
本次云教研活动,由高一生物组王金萍老师执教,课题为《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王老师借助教学模型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减数分裂各过程的特点,运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认识精子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同学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讨论等活动,学会正确读图、析图,进而绘图,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观察比较、总结经验等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与传统的线下听课不同,这节课,专家们可根据需求或线下、或线上听课,并通过云教云研智慧平台进行线上评课研讨。此次评课环节,全程通过智慧云端平台在线进行。常州市第五中学顾学兵老师、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夏劲松老师在线下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同时,各位专家利用智慧云端平台,也为我校积极探索践行“范导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益,建构“臻美”课程提出了宝贵建议。
线上评课环节
教师教学语言清晰,课程设计新颖,教具使用恰当。建议减数分裂概念的教学,可在充分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有丝分裂相关知识后让学生进行活动,这样会更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执教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过程中的过渡合理,对于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及其概念的解释较为新颖。建议减数分裂的动画可置于具体内容学习之前演示,这样学生更容易对减数分裂形成整体上的理解,再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对于减数分裂各个过程的理解可更为透彻。
通过云教云研智慧平台,李能国副院长线上参与了此次听评课活动,从四个方面提出指导意见:
一是情境创设再优化。情境不仅是高考评价体系中的考查载体,也应该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重要背景。缺少情境或者情境设置不当的学习,会让学生觉得抽象甚至枯燥无味。王老师在情境导入时,可加上显微镜下的实体图片,这样的情境则与减数分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二是难点突破搭支架。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和过程。概念是思维形式之一,也是判断推理的起点,所以概念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本课在对“同源染色体”概念教学时,可利用多种生物精子形成过程的显微图片,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具体事实进行抽象、概括,从而获得概念的建构。
三是过程呈现循规律。基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一般可以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展开教学。先通过动画演示,向学生呈现整体的分裂过程,让学生对减数分裂有大概了解,再进行局部分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而非片段式的。
四是学生活动多务实。新课程改革注重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而活动的创设一定要真实有趣。课后作业可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某一个时期的模型。一则,全过程模型的制作耗时较长;二则,仅针对某一时期模型的制作,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形成本时期的原因。
最后,常州市第五中学顾学兵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王金萍老师表示:通过此次上课,充分感受了技术和教研的力量。作为附属高中的青年教师,能够通过云教云研智慧平台得到各位业界“大咖”的指导,特别幸运。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的云端平台,这便于青年教师能第一时间得到专家的在线指导。
图文:魏均远
审核:袁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