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贯彻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把大课间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大课间活动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场地条件,结合季节气候特点,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以班级为单位,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和造就“崇贤渡远、明美臻善”的教科院附属高中的学子。
一、指导思想
以“活力大课间、青春正当时” 为活动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真正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
2、依据教育部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多项丰富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一项运动特长,切实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5%以上,优秀率达10%以上。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以及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活动内容
1、固定项目:方阵跑操、体能操、啦啦操(暂定)
2、选择项目:冬季三项、球类项目、室内操
四、活动实施
1、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一节课后在田径场进行,时间为30分钟。
2、活动内容:
根据季节或是气温环境因素,开展固定项目的同时适时的开展部分选择项目
3、大课间进场图示
4、具体方法与规则
(1)每天上午第1节课后,学生听到《运动员进行曲》的乐曲后,迅速在教室走廊排成两路纵队,慢跑进场至田径场后成八路纵队,女前男后,进行跑操准备。
(2)跑操过后进行体能操或啦啦操练习。
(3)体育教师每天点评总结大课间的情况。
(4)不定期利用大课间进行一次大课间跑操或体能操、啦啦操比赛。
(5)下雨天全校师生在教室观看室内操,并且进行练习。学发处与体育组进行检查和监督。
(6)检查评比由学生自管会成员负责对各班级进行检查记录,大课间活动结束后,将所检查班级扣分情况(人数、质量)汇总上报学发处。
六、活动管理
1、活动建立校领导督查,学生处负责,校行政值班领导坚持到场的制度,了解大课间情况,指出问题并能及时解决,提高全校师生对大课间操活动的重视程度。
2、体育老师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3、班主任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要求学生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不准无故缺席,做到人人参与,不闲聊旁观。对于身体不适或受伤的学生应提前告知老师,经老师批准后在操场内进行健身走。
5、如遇雨天,在学校统一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负责,观看室内操视频,然后跟着视频练习室内操,做两遍。
七、活动评价
对于大课间活动真正做到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大课间实施的具体方式,力争将大课间活动持续高质量的开展。
大课间评价表
项目 | 基分 | 标 准 | 分数 |
1、集合 | 5分 | 快、齐、静。 | |
2、队形 | 20分 | 横、竖、斜排成线。 | |
3、学生参与度 | 20分 | 全员参与,不无故缺席。 | |
4、服装 | 15分 | 着装严谨,整齐一致, 穿运动服、运动鞋。 | |
5、口号 | 15分 | 声音洪亮、整齐统一、 精神饱满、时间保证。 | |
7、节奏、纪律 | 20分 | 纪律严明、无杂音、 无乱动,动作整齐、划一静止时军姿标准。 | |
8、退场 | 5分 | 队列整齐、精神饱满。 |
评价项目 |
差 |
较差 |
一般 |
较好 |
好 |
分数 |
1、整体运动量 | 1 | 2 | 3 | 4 | 5 | |
2、自我参与度 | 1 | 2 | 3 | 4 | 5 | |
3、愉悦放松度 | 1 | 2 | 3 | 4 | 5 | |
意见或建议 |
学生大课间自评表
八、活动实施效果
1、通过大课间班级方阵跑操,提高了学生的心肺耐力,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充沛的精力,同时培养学生在班级中的集体精神和班级荣誉感以及具有与他人积极沟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律和自控能力。
2、通过体能练习发展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提升身体机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勇于冒险和不怕失败的大无畏精神,提升学生的抗压抗挫能力。
3、通过选择性项目的开展让学生有一些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活动,增加大课间趣味和乐趣,也能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和意识。
总之,大课间活动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一次次育人,发展人的好时机。我们也会不断呼吁全校师生能自觉走出教室,走出办公室,走进阳光下,跑进运动场,师生结合,创建和谐平等,健康愉快的校园氛围,把强身健体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真正发挥学校内在文化的育人作用,让我们一起不懈努力,造就新时代下“崇贤渡远、明美臻善”的教科院附属高中的新学子!